(1)通过滞蓄削减洪峰流量、减少雨水外排保护下游管道、构筑物和水体;
(2)利用植物截流、土壤渗滤净化雨水,减少污染;
(3)充分利用径流雨量涵养地下水,也可对处理后的雨水加以收集利用,缓解水资源的短缺;
(4)经过合理的设计以及妥善的维护能改善小区的环境,为鸟类、蝴蝶等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1.优先选用本土植物,适当搭配外来物种
本土植物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在人为建造的雨水花园中能发挥很好的去污能力并使花园景观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雨水花园一般挑选耐水、耐湿性好,且植物植株造型优美的乔木作为常用植物,便于塑造景观和管理维护。常用耐水湿乔木有:湿地松、水杉、落羽杉、池杉、垂柳等。
2.选用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
植物对于雨水中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利用氮、磷等物质;二是通过根系将氧气传输到基质中,在根系周边形成有氧区和缺氧区穿插存在的微处理单元,使得好氧、缺氧和厌氧微生物均各得其所;三是植物根系对污染物质,特别是重金属的拦截和吸附作用。如芦苇、芦竹、香蒲、细叶沙草、香根草等。
3.选用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的植物因雨水花园中的水量与降雨息息相关,存在满水期与枯水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因此种植的植物既要适应水生环境又要有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根系发达、生长快速、茎叶肥大的植物能更好得发挥功能。例如:马蹄金、斑叶芒、细叶芒、蒲苇、旱伞草等。
4.选择可相互搭配种植的植物,提高去污性和观赏性不同植物的合理搭配可提高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可将根系泌氧性强与泌氧性弱的植物混合栽种,构成复合式植物床,创造出有氧微区和缺氧微区共同存在的环境,从而有利于总氮的降解;可将常绿草本与落叶草本混合种植,提高花园在冬季的净水能力;可将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搭配种植,提高植物群落的结构层次性和观赏性。如:灯芯草、水芹、凤眼莲、睡莲等。
5.多利用香花植物芳香植物有助于吸引蜜蜂、蝴蝶等昆虫,创造更加良好的景观效果。如:美人蕉、姜花、慈姑、黄菖蒲等。
国内雨水花园经典案例:
阿普雨水花园|从梦想到现实的一百零八次历练
从半年多前构思,
做一个属于阿普贝思自己的雨水花园,
它是构建海绵城市的末端细胞体,
也为了解决甲方客户,
对它的工艺、造价、材料、效果的疑问,
阿普贝思的小伙伴们,
从身边做起,从一平米做起,
8轮方案修改,5轮施工图调整,
跨越太平洋,跨越12.5小时时差,
无数次的北京波特兰连线沟通、探讨,
经历了108次的修炼,
心心念念的雨水花园终于建成啦!
秉持着“基于源头控制、延缓冲击负荷”的雨水设计理念,阿普贝思研发团队力图营建一个与自然地理条件相适应的雨水调蓄装置,借此实现雨水的资源化管理。同时,运用景观化处理手段,使植物与材料成为花园主角,让雨水设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打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雨水银行”。他们希望,除了具有实实在在的雨水调蓄功能外,更要赋予其较高的观赏价值,使之成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构建海绵城市的基本单元。